中文字幕翻译公司对影视翻译历史进程的一些思考
电影和电视这些新媒介的出现至今只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影视作品翻译的历史相对更短一些,因而翻译界长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占主导地位,影视翻译则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
翻译群体中,从事影视翻译实践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译制厂、电视台以及其他翻译机构,外人并不能轻易得到该领域的翻译机会,因而缺乏相关经验以及第一手具有说服力的研究资料。经过译制部门翻译的译本很少公开发行,同时原语的剧本也不易获得。当然,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便捷,这一状况会得到改观。普通研究者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现成的电影原剧本或者翻译的中文字幕。
由于影视作品是声音和图像二维结合的产品,研究者并非只单纯进行原语和译语两种文字文本的比较,而是要结合多种视觉和听觉因素对原作与译作进行对比。译制片是剧本翻译、配音演员、译制导演等多方集体创作的结晶,因而影视翻译研究的难度和广度也比较大。
西方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现今活跃在西方影视翻译研究领域的主要是西欧学者。影视翻译及相关研究之所以在欧洲得到蓬勃的发展,与欧洲各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语言和文化的多元特征以及欧盟各国之间的密切交流息息相关。
中国的影视翻译的研究起步较晚,影视翻译理论研究水平还相对较低,还几乎没有自己成体系的理论,主要还是在实践的层面上摸索,影视翻译的主流形式是配音。
1. 1910-1921:当时的默片通常都有外文字幕,比较常用的是影片说明书,就是剧情说明等等电影的相关信息。但最初的外国电影说明书通常没有中文版本,于是当时比较普遍也较受观众欢迎的一种译制外片的方法就是被称之为“活的说明书”的现场口译。但当场口译者的翻译并不严谨,只是为观众讲解译介影片的大意,省略情节、添加删减词语、错翻漏翻等等都很寻常。
2. 1921年以后 ,有声电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字幕翻译应运而生。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字幕翻译,而最初将字幕翻译的方法引入中国的则是中国最出国攻读电影专业的留学生程树仁。
大约到20年代后期,译配中文字幕的方法基本成为了电影翻译的主流方法。中文字幕在外国电影中大量使用甚至影响了外国电影商,1936年左右是外国影片输入中国的一个黄金时期,一些外国的片商甚至在拷贝上直接译配中文字幕输往中国。
3. 1939年电影翻译可是说有了一次较大的改进,出现了“译意风”。译意风原名Earphone,设备有点像现在的同声传译,就是在影院的座椅背后安装一个听筒,观众观看电影是使用听筒听“译意风小姐”把电影中的外文翻译成中文。
其后随着市场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不断提高,译意风也从最初的“译其大概”发展到了视剧情,分角色演绎人物的性格和情绪,甚至讲解片中特有的电影语言,可以说是早期的电影配音雏形。但译意风毕竟只有一个“译意风小姐”,不能像配音一样做到每个角色都照顾到,而且翻译的难度也比较大,观众听起来也觉得单调。
- 在1946年前后,配音电影逐渐开始流行起来。当然配音在当时还是新鲜事物,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口型不能对应,翻译时候失去了原有对白的意味等。
电影在中国的真正普及,应该说是要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此时的电影翻译主要是以配音为主,从某种角度来说,观看配音电影确实比配以字幕的电影轻松,而当时我国广大群众的外语水平整体较低,又要照顾到当时为数不少的文盲或半文盲群体和少数民族群体,同时也是本国语言的强势和保护,综上几点,配音翻译在当时比起字幕翻译确有很大优势。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最早开始配音电影的译制工作的机构,1949年,出品了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195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配音部门,第一部配音作品就是苏联电影《小英雄》。上影在新中国的译制片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文革之前,中国四分之三的外国电影都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完成的。
目前我国的影视行业的翻译主要由翻译公司承担,翻译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口型与内容、语序与画面、直译与意译等问题上。现在对于影视翻译的热门话题也主要是如何处理影视片中的幽默、讽刺、文化典故与隐喻,如何处理同一部片中出现的多种外语共存现象等,同时探讨
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策略研究,如电视纪录片、儿童卡通片及情景喜剧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的热烈响应,相信影视翻译行业也会越来越专业化,对于影视翻译界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